几阵秋风拂过,佛山的酷暑燥热仿佛连同城市的喧闹一起,都淡了不少。然毕竟位处岭南,秋老虎仍猖狂,所以人们仍是一片炎炎夏日的清凉装扮。我们的专访选在惯常的午后,踏着停车场与采访室之间被树枝摇碎的阳光,我在心中想象着:作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华耐家居集团总裁贾锋贾总,在褪去舞台上的璀璨光影与媒体包围的喧嚣后,与我们面对面,会是怎样一个情形呢?
时间的脚步滴答,当分针最终落在我们约定的时间时,采访室的门被推开,深色西装,浅色衬衫,贾总一身正装,闪身入内。环视四周,在我们的接待下,浅笑落座,没有太多寒暄,却始终带着平实的浅笑,令人心安且毫无尴尬之感。
记者注意到他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听说采访,我特意穿了件西装外套,不想还蛮热的”落座后,贾总笑言。尽管我们表示可以脱下来,但他一边擦汗,一边仍然坚持穿着———大约,这也是他的一种职业习惯吧。小啜一盏茶,他笑道:“我们开始吧?”于是,采访就直奔主题。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贾总您好,在行业内外您都是传奇一样存在的人物,能否和我们聊聊您是怎样结缘陶瓷行业的?说说您个人与行业的渊源,聊聊您的职业生涯?
贾总:传奇二字不敢担,我从事卫浴及瓷砖销售已有24年,这20多年的从业状况来说,应该说我是流通行业的剩余者。行业内许多的老板都有流通行业的从业经历,譬如新中源的老板,最初也是销售瓷砖起步的,和他们相比,我也是入行晚的后辈。只是后来,许多的人走着走着转换了其他的跑道,而我被剩下来了,仍在这个领域而已。【我们注意到贾总有个招牌式的平实浅笑,笑容不浓不淡,给人的距离不远不近,如一抹温和的阳光徐徐地洒下来,但令人心里有种温实的踏实与厚重感。配合这个笑容的,是他同样不快不慢的语速和语调,一切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想必是多年的职业素养所致。】
我是与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们一起成长起来的,最早一批的唐山建陶人南下到广东,那时候鹰牌等国企的鼎盛时期,我就来广东了。一开始我售卖的产品也不是民营企业生产的,20年前是乡镇企业的产品,到了1998年才转而售卖民营企业产品,那么其后便与广东的陶瓷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1岁只身到广东考察陶瓷厂,之后进入了环球砖厂服务,再后来自己创建了砖厂,然后开始搭建系列销售网络。最后发现,流通行业并非那么简单,要真正做好它,还是要专心专注的来一门心思去做,所以就很自然的在销售领域沉下心来做到今天。【贾总对回顾个人的经历并未展开描述,只是简单的陈述了一下,亦并未带有感情色彩,但说及自己是与民营企业一起成长起来的这句话时,笔者还是从他言谈间扑捉到了一丝极细微而不易察觉的飘渺小情绪,一闪而过。】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您陪伴行业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也说自己是与民营企业老板们一起成长起来的,能否谈谈您见证的行业这二十余载的变化?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
贾总:【听完这个问题,贾总沉默了十几秒,记者抬头看他,他仍是惯常的招牌式浅笑,看不出过多的其他表情,只是眼神中透出一抹模糊的渺远,很难判别这渺远是因何而起。记者忽然紧张起来,担心是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概化,正准备补充解释一下之际,贾总惯常平静无波的语调飘了出来,打破了沉默,亦打消了记者的顾虑。原来,他这一小段沉默,只是在思考。】我们和工厂一起成长,和民营企业家一起成长,的确见证了行业的变化。瓷砖产品的花色在变化、丰富和升级,从早期的白色瓷片、红色地砖,到耐磨砖、渗花水晶砖,再到今时今日繁多的品类和缤纷的花色。在科技装备升级的过程中,产品的花色品种在升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需求也在升级。那么,随着产品的丰富和升级,市场上的产品从早期的集体经济供不应求到后来民营经济的介入补充,再到民营经济主导了民营行业,到现在国资的企业全面转制、被收购,民营资本成为市场的全面主导......行业体现的这种活力和变化、所有制的转变,都是我们所看到的变化。
企业竞争方面,则越来越趋向于产品创新及变革,产品研发设计和设备更新的能力成为主要竞争力。那么营销环节来说,如何去影响消费者,则是变化的主题。
因此,总结一下这些年的变化,大致有如下几方面:首先,产品的设计、工艺、创新在变化。一些知名的企业有更强的制造研发、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支持营销的实力,其创新意识更强。其次,在渠道选择方面也有更多变化和更多选择,上下游流通商的交流互动更为频繁顺畅。第三,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竞争的焦点。第四,当然了,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贾总的语速仿佛是匀速前进的电动车,始终调试在一个较合理的档位,始终不快不慢,保持他一边阐述观点,一边持续思考。如同他始终浅淡的笑容一样,匹配他始终无波而平和的情绪。但他言辞不多,却慎重的感觉贯穿始终。】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您也提及自己曾经创建过瓷砖厂,但最终却选择了专注流通行业,为什么您自己有那么好的流通渠道,却没去继续打造一个自己的厂家和品牌?
贾总:陶瓷厂不容易的。我见证过就有十几家与我们有过合作的企业倒下了。可能去年还与老板在一起聊天,今年就消失了。我的确也开办过陶瓷厂,后来逐渐发现流通行业有许多东西要做,要做好的话,根本无暇分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毕竟还是在流通行业更为专业。【几个问题下来,记者发现,惯常的言简意赅,对话题不深入展开,留空间给别人自己去想,似乎是贾总的风格之一。】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据我们了解,华耐集团在全国许多省都有分支机构和网点,在国内外有38个分支机构及关联公司,拥有这么广泛的渠道和网点,完全可以有能力扶持一些品牌或者企业,自己不创立工厂,是否想过选一个濒临倒闭的品牌或者厂家来扶持,令其起死回生?
贾总:选择合作伙伴,我们很小心谨慎。和任何一个厂家合作了,都希望他能好。好像结婚一样,离婚的成本很高。靠扶持是外部力量,企业内生的力量才是主要的力量。【继续言简意赅,但逐渐言辞犀利起来。】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作为代理商,您认为什么样的品牌才是好品牌?你们选择代理合作伙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企业?
贾总:首先,产品要有特色,要有持续的创新,不能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其次,品牌的建设、终端的助力、市场的保护,品牌的推广都要做好,对于区域的流通商来说,厂家要承担推广的工作和支持。企业的市场能力要强,品牌在终端的驱动力要强。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近两年陶业内市场并不乐观,各大媒体上的词汇离不开“洗牌”、“倒闭潮”,您如何看待这个所谓的陶瓷行业“洗牌期”和“倒闭潮”?
贾总:这几年无论是从经销商还是从厂家都有过剩问题。消费能力跟不上生产能力是一个过程。其实,业内多数人的真实说法是:这个淘汰的速度还太慢了,还不够快,一些企业,在内行人眼中早就被预言了倒闭的结局,却竟然还顽强的活着。【如果说前面的言辞还不够犀利,那这段话出口,就真是一针见血了。最绝的是:贾总的话虽句句如针,针针见血,但他说话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却始终如一,言谈语调亦持续匀速不变。这一如既往的浅笑,一如既往的语速,竟为这种犀利言辞涂抹了一层纯理性的凛冽色彩,增加了其锋利度,直戳核心。】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您觉得洗牌后会是什么结果?此前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与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就陶瓷会否出现千亿企业探讨,您如何看待陶瓷行业的千亿企业?
贾总:品牌度会集中,这种变化从其它行业也能窥见一二。最明显的是啤酒行业和家电行业,以及手机行业。过去的工业企业只满足于眼前利益,后驱力明显不足。近年以来,部分企业有所改善,适应市场需求,令品牌逐渐集中。
但这个行业又不同于家电、手机行业,它是装饰性产品,需要不同的变化,需要不停的改变,且并无核心竞争技术壁垒,而是设计服务的不同导致差别存在,有明显的分散性。所以,不会存在如同家电行业一样的集中度,尽管会品牌集中,但不会过于集中,而出现千亿规模企业。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能简单介绍一下您都有代理哪些瓷砖和卫浴品牌吗?有无代理南庄的陶瓷品牌呢?为什么?
贾总:马可波罗、乐华、蒙娜丽莎、欧神诺、科勒等等。我们合作的家居品牌,都是选择有品牌驱动力的,譬如欧派橱柜等。对方的品牌驱动力再加上我们的行销能力,合作会更成功。
南庄的大多数企业还是早期的做法和思维:只将产品做好就行了。【继续一针见血,感觉有种往南庄企业家心上直戳一刀,鲜血淋漓的即视感。但不可否认的是,贾总的话如此冷峻且客观,用这种犀利的言辞刺下去,旨在发人深省。】但现在很多大的厂,不仅能创新、还能低价售卖,那么,一旦大品牌开始低价售卖的时候,小品牌就站不住了。但我们和南庄不少老板有其他方面的合作,合作面很广,不一定是代理其陶瓷产品这么单一。
《十四年 十四人》栏目组:您如何看待行业的电商?
贾总:我觉得从两点来辩证的看待。首先,可能电商对一部分企业的服务、设计有拉动力。但是,不能因此而不注重产品本身的好坏。其次,互联网毕竟是一种工具,其影响力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也是有限的。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互联网不能救世! 【再次一针见血,将一部分想要抓住互联网这跟救命稻草的一众企业,一竿子甩入了深渊,真是连血都见不到的感觉。】
记者手记:
记得曾有人评判张爱玲过于冷峻凛冽,理智清醒得不近人情。但我想说的是:旁观者清。许多时候,要更清晰的看透事物本质,还是需要将自己从事物本身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角度才能更为清醒,才能唤醒世人。采访贾总,他的许多犀利回答,会令我不自觉想起这位才女直指人心的冷峻言辞。一个行业,一个群体,一定要有这种智者存在,他们能在任何时候,一针见血戳中本质,引发思考。
来源:创新陶业 责编:潘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