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燕娟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
三、贯穿日用陶器生产的“按需生产”思想是石湾艺术陶瓷丰富多彩的原因
石湾是民窑,一直以来以市场引导生产,市场需求什么,石湾的陶工就会生产什么。有头脑灵活的陶瓷商人,有睿智的设计人员,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只要有客户提出来,甚至没有提出来,那些商人也能敏感地嗅到市场的气息,设计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所以石湾的日用器最多时达到1000多种,品种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销售除了在两广地区外,还大量销售到东南亚,甚至美国。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思想也影响到艺术器皿的发展。石湾的艺术人像最早出现是一些仙佛等神像,“南海祠堂顺德庙”,珠江三角洲这一带对鬼神的崇拜很流行,除了大量建庙宇拜祭外,几乎家家都有安神位进行供奉。因为这一风气,对人偶的需求量很大,石湾在明代就有人偶的生产,早期做的神像很简陋,面和衣服上无细致的刻划,将大概的形象做出来后全身上釉,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它是一个好的开端,是后来扬名海内外的“石湾公仔”的源头。人物后来的发展,又与瓦脊制作有很大的关系。瓦脊是安装在屋顶上的建筑装饰,一般是以神话或粤剧里的故事为题材,上面的人物非常多,一条瓦脊表示一台戏,这种建筑陶瓷的制作对艺术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人物,动物、花卉、亭台楼阁,都必须随心所欲做出来。瓦脊也是按需生产的典型,全部瓦脊都是定制,客人只是定出要哪个故事或者要表现哪种寓意,制作者就要将整个场景造出来,因为安装在屋顶上,人的面部不上釉,衣服行当都要清晰伶俐表现出来,所以会用到贴塑、捺塑、捏塑等多种技法。这些既锻炼了石湾陶塑艺人的技艺,又给了他们灵感,使后来的案头陶塑作品变得如此生动、传神,做瓦脊是一个加速器。笔者也曾思考过,许多窑区是以器皿为主,装饰也只是常用几种形式,或刻花,或划花,或绘画,而石湾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很多不同的人物造型外,还有动物、花卉、自然景物的塑像,考虑到它的起源以及与瓦脊的关联,就不难理解石湾艺术陶瓷发展成今天这样子的原因。
山公是用微塑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人和景物塑造出来。最早的山公是卖给人们放在假山或盆景上装饰点缀,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山、水、树、人、动物、花、亭台楼阁都集中在一个小盆中,引起观者无穷的遐想,由“按需生产”引出来的艺术奇葩.反映了岭南人头脑灵活的生产理念。
四、石湾日用陶器广阔的市场带动石湾艺术陶器的宣传和推广
石湾日用陶器面向的市场,一是国内市场,二是海外市场。
两广地区物产丰富,交通方便,人口众多,江河沿岸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城镇,都是石湾陶器的消费市场。石湾的陶产品大量销往广东西部、北部及广西一带。在清代前期与佛山贸易来往最多的广西南部各县,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石湾丰宁寺重修,捐款的客商就有418家,其中确知外地乡贯的客商有200余家,他们分别来自安徽、广西和省内的惠州、开平、韶州、阳江、电白等多个县,佛山与各地客商联系很广阔。在广西南宁、梧州、贵港、防城港、桂林、百色、贺州等地发现有石湾清代的瓦脊。
出口主要是通过广州和江门。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唐宋时期中国陶瓷开始大量向外输出,广州与江苏扬州、福建泉州成为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古代石湾窑的陶瓷产品顺着东平河和汾江河运往广州,由广州出发,出珠江口向西或南沿海岸线航行至海南岛,再沿海南岛东岸南下过西沙群岛北部海面到越南中部的占城,由此南下;也有往东南方向经菲律宾群岛南下加里曼丹与苏拉威西海岸,抵达东爪哇。石湾陶瓷的另一出口路线是经江门,再经海南岛销往东南亚各地。石湾有水道直通江门,石湾陶瓷由佛山用小船启运至江门,以至河边形成专站堆放石湾陶瓷的集市,被人们称为“石湾街”。石湾陶瓷由江门装上大船后,顺西江南下出崖门进入南海,再沿海岸线航行到海南岛的琼山港,再远航至东南亚。
石湾陶瓷出口量很大。光绪《南海乡土志》载,石湾窑“每年出口值银一百余元,行销西、北江,钦廉一带及外销各埠”。光绪年间抄本《南海乡土志.矿物制造》载:“缸瓦窑,石湾为盛,……后是贸易过百万,为工业一大宗。”“缸瓦,由石湾运省,……每年出口值银一百余万元”。所以从《南海乡土志》中可见,石湾陶的出口量巨大。由于陶器是“济贫之物”,价廉物美,所以石湾窑出口的陶器数量最多。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这是石湾陶器广阔的销售市场的高度概括。
随着大量日用陶器的外销,石湾的艺术陶器也销往海外,“石湾的建筑园林陶瓷产品除销往东南亚之外,还销往东亚地区。《高丽史》中曾提到高丽向中国的南商购琉璃瓦、后来他们自行燔烧,‘品色愈于南商所卖者’。这里所指的‘南商’,应为广东的商人,因为在中国南方生产外销琉璃瓦的窑场只有石湾一处” ,从文中可知道石湾的园林陶瓷销往海外,园林陶瓷中就包括了石湾艺术陶瓷中的一大类——石湾陶塑瓦脊。在最近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的《屋脊上的秘密》瓦脊展,根据相关资料制作出的石湾瓦脊处销地图,就标示瓦脊不但销往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东亚国家,甚至还飘洋过海远销到澳大利亚。石湾窑日用陶器在唐宋时期已形成规模生产,产品销量很大,“宋代以后,岭南和全国一样,陶瓷生产得到大发展,因此有更多的产品输往海外,同于陶器是‘济贫之物’,价廉物美,所以石湾窑出口的陶器数量最多” 。瓦脊的生产始于清代,瓦脊的远销得益于日用陶器在海外销售的宣传及搭建的航线。
《创新陶业》手机网二维码
来源:创新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