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召开理事大会
新陶网讯(记者 杨敏媛)7月31日下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在中国陶瓷城五楼商务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协会党支部书记吴焕亮主持,协会领导、各会员理事单位代表和行业媒体代表出席参加。会议由会长戴一民作工作报告,黄希然、白梅两位副会长作专题报告,佛山海关和商务局领导为会员企业代表解读出口相关政策,最后还向爱国拥军先进单位赠送牌匾。
会议最后进行了重要事项通报,协会向会员提出增加2个副会长单位和4个理事单位,最后获得与会会员代表全票通过。在人事调整变更方面,协会党支部宣布,于枫不再担任协会秘书长一职,由副会长白梅兼任,决议最后亦由全体会员通过。
■环保形势严峻,引导行业节能减排
会长戴一民在主题为“为企业发展服务,促进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陶瓷行业面临着从国家到各产区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紧缩,不少产区企业遭遇限期整改的最后通牒,《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成为各地环保部门的执法依据,让整个行业走到了生死攸关的关头。协会紧急召集42家陶瓷企业联名上书,为行业发展争取生存空间,轰动一时。戴一民在会上特别表扬了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称其大胆、敏锐,为行业应对环保危机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其后,副会长黄希然讲解关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及碳排放的情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各产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和企业污染治理实施情况。黄希然郑重地向与会会员代表指出,CO2作为企业生产排放物的重要部分,碳排放管理的问题很快也会摆到陶瓷行业面前,希望企业引起重视。广东在去年年底开始试行碳排放交易,电力、水泥、石化和钢铁共4个行业229家企业纳入控排范围。当时的报道曾指陶瓷行业有望在2014年纳入控排范围。黄希然表示,估计陶瓷行业在年底将被控排,因此企业应该做好相关调研工作,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以做好相关应变准备。
■全力保护佛山陶瓷的知识产权 助力行业品牌提升
工作报告指出,去年以来协会为保护佛山陶瓷的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举行《保护知识产权防范打击假冒行为》的培训会;针对香港普艺拍卖行售假事件,与陶艺企业抱团跨境打假;对山东建陶销售市场展开全面调研,掌握侵权证据,上报市检察机关,准备配合执法进行维权;继续申报“佛山陶瓷”集体商标,据悉,“佛山陶瓷”集体商标在今年申报成功。
今年5月,协会在佛山市高新区和南海区政府的积极参与支持下,与南海质监局一同启动了创建佛山陶瓷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申报工作。据悉,目前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协会将努力做好示范园区和工业设计基地的建设工作。副会长白梅在报告相关情况时提出,未来将成立佛山陶瓷产业联盟,希望企业加盟参与,形成资源共享,促进产业精细化分工,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工作报告还指出,协会将继续为会员单位开展一系列行业的申报和维权工作。
■积极建设行业外贸转型基地,指导行业走出去
会议还安排了来自佛山海关综合科的科长吴云和佛山商务局的科长袁永新为会员企业讲解品牌出口政策和产品出口政策,体现了行业协会对当前陶瓷行业出口业务发展的重视。而工作报告也指出,在过去一年里,协会也多次组织了促进行业外贸转型的活动,如通过省领导小组对市建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验收;开展“走出去”的调研和学习,先后到柬埔寨和广西钦州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举办“陶瓷出口输非政策及国外认证要求。
协会还针对陶瓷出口存在的海关查柜情况,及时组织企业与海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并收集企业意见,在海关领导前来调研时及时反映企业诉求。
吴云在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陶瓷产业外贸值增长23.8%,但佛山产区的增长不到3%,增长的主要为省内其他兄弟城市,反映了佛山陶瓷企业出口意愿普遍不高的情况。两位海关部门领导均表示,希望企业重视外贸业务,如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积极与海关部门沟通,获取帮助。
■实地调研,不断推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戴一民在会上指出,去年年底起,在市政府部门开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要求下,协会组织了领导小组并聘请了行业专家展开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全面调研,走访了23家陶瓷、机械设备及化工色釉料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并形成调研报告提交。据了解,该报告已通过了市经信局的专家验收,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报告中的相关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
除此之外,协会还积极宣传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戴一民代表协会表示:协会会再接再厉继续为会员企业服务,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