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陶家说客 > 言论

张春晓: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及房地产走势

时间:2014-03-20 阅读:
摘要: 我今天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2014年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第二个问题是地产业发展趋势。 一、谈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大家都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发
   我今天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2014年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第二个问题是地产业发展趋势。
 
一、谈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大家都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的经济格局重新分配,逆全球化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一轮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许多人都说,现在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我认为其实还没有过去,不要分外乐观。但是我们也不要悲观,危中有机,机中有危。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也是由金融方面开始的,冲击着实体经济。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那次的危机是怎样结束的呢?美国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04年去世的),他在《全球通史》这本书里面提出,大萧条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分水岭,众所周知,大萧条之前是第一次大战,之后是第二次大战。上个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是怎样见底(好转)的呢?是一场战争导致的好转,它把危机转让。
 上个月我到俄罗斯,俄罗斯有个军事专家,他说的非常好,他说,我们现在这个危机,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引发政治冲突,从而转嫁危机,如果是这样,第三次大战就可能发生。这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家现在看到俄罗斯边境发生的冲突,是值得思考的。虽然现在的危机还没有见底(好转),但是很多国家都在寻求走出危机的途径和方法。
 
 美国,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就非常聪明,两次战争,它都在别人家生火,在自己家做饭。而这5年,美国在干嘛?美国从整个微观周期进行了流程再造。大家知道,林肯解放了黑奴,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之后,美国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发展成一个资本密集型国家,随着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它的技术迅速提升了。
 
 大家知道,世界70%的领先技术都来自于硅谷,所以美国变成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有人说,美国的产业都回流了,但它回流的是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比如说乔布斯的“苹果”,“苹果”的生产地是在中国大陆,几乎全中国都有富士康(公司)。但是它的技术在硅谷,这就是“飞机经济”的体现。就是我的技术在这个地方,生产就可能去到别的地方。所以美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已经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美国从08年到现在这段时间提升靠的是什么?是量化宽松,许多人说美国的量化宽松已经结束了,其实没有。2014年将继续量化宽松,因为刚刚布点好的格局,美国必须要夯实。所以可以预计的话,等美国把所有的利益点都布好的时候,下半年量化宽松可能结束。
 
 量化宽松就是印美元,货币超发。当美国的利益点都布好的时候,货币超发,美元就会贬值。我们陶瓷业是需要出口的,美元是贬值的。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啊,如果美国的量化宽松逐步消失的话,美元就是升值的阶段,今年年初,有很多机构就预测,美元升值的趋势非常的强。很有道理,因为等到美国整个格局布好以后,它就会逐步退出量化宽松。美国在08年之前,是完全交给微观主体的市场,政府在这个市场格局中是起引导作用的。
 
 我们从1993年到2013年20年的时间里,我们用的是凯恩斯的思想,政府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三中全会之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是要把政府甩出来,政府起引导,市场起主导。但是08年之后,美国很多经济研究专家,包括美国政府的经济学家说,市场本身是看不见的手,政府是只看得见的手。08年之后的美国,看不见的手越来越看不见了,而看得见的手越来越来看得见了,就是政府该伸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在当时,美国最大额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的边缘,当时的财长鲍尔森不惜一切代价政府出资,必须把这个市场挺过来。这是美国的一个格局。
 我们看看欧洲的,欧洲喜忧参半。欧洲的情况是,实体经济是主体。前些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博鳌亚洲论坛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是一个深深的刺痛,他说,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德国能比其它欧洲国家优先走出危机的原因,是因为德国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欧洲整个实体经济体发展是相当的快的,而且是稳步在前进。在金融危机之后,其实,欧洲的金融危机,在全世界,是个经济危机的概念。欧洲是以实体经济带领经济复苏,但是他也出现一个问题,虽然他的经济明显好转,但是他的根源问题没有明显解决。欧洲的经济到了一个相对缓慢期,失业率非常高,政治不满度非常高,所以很可能欧洲又陷进一个衰退的时期,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他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
 
 我们再看看和我们密切相关的第三经济体日本,关于日本的这些数据都是最新的数据,可能网上也搜不到的。2014年1月份日本的经常项目逆差创纪录了。2008年到2013年,它也是在逐步的恢复,但是突然间,它又出现一个问题。日本内阁府经过计算去年日本第四季度的数据发现,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是0.7%,不到1%,也就是说,它的经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它在新一年出现了一个增长的困境。而同样的,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我们呢?我们08年,金融危机出来了,我们政府在当时还是起一个主导作用,市场在整个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是主体,所以我们第一轮启动的是4万亿,但是这个4万亿投资进去,市场会失灵,政府也会失灵,凯恩斯主义中,市场也是政府,市场失灵了,政府也会。我们非常清晰的是,4万亿进入实体。但是进入实体之后,它的走向变了,你们陶瓷行业获得多少?没有,机械行业获得多少?没有。进入了房地产,全国圈地,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开始了,但是圈了之后卖出去了没有。我们既希望很快把经济从泥潭中拉出来。我们是实体经济受到了冲击,实体经济和资本经济受到冲击最大的不一样是,资本市场受到危机瞬间就会出现。好像你今天买股票,赚和赔马上就知道。而实体的增长有一个缓慢期。以我们生产砖为例,我们到阿拉善盟投资,先要定好地皮,然后建厂房,设备机械,然后要试生产,在进入市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这个实体就算摔下去,他也不会快速的摔下去,我们也不会看到摔的迹象,所以到09年下半年,我们喊出一句话,我们当时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经济已经起稳回升了,因为我们4万亿已经开始出作用了,其实没有。是因为实体经济它的下滑期比较长,还没有完全凸现出来。你们陶瓷行业非常清晰的。08、09年其实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到了10年,马上来得比08年更猛烈。所以到了10年下半年,温家宝同志又说了一句话,信息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知道,我们的投向,没有在我们实体经济中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到了2011年我们继续感到整个经济继续往下滑,于是到了12年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启动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投放多少资金呢?2012年5月份我国的M2(广义货币发行量)达到90万亿。23日会议结束,24日大量项目就开始投入。2012年年底,我们的M2是97.4万亿,就是说我们不到7个月的时间投了7万亿。2013年3月两会之后,新一届政府上台,资金继续投入。到了2013年的3月份,我们市场已经累计投放了13万亿,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量化宽松。但是我们的13万亿是不是都投入到我们的实体经济呢?没有。去年8月31中国500强公布,中央电视台对我专访,我提到了“利润鸿沟”,就是工农中建交几个金融机构的利润率都是两位数而且是20%以上的增长,然而,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工业的基础是机械制造业,但是中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全行业利润率不到5%,不及工商银行一个分行的利润。这种利润鸿沟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整个实体经济在萎缩,虚经济在膨胀。所以我们投放的13万亿更多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里面去转动。
 
 我们是量化宽松,美国也是量化宽松,但是美元是世界货币,超发货币就是相当于让物价上升,比如以前1000美元可以买一千个面包,但量化宽松之后,1000美元才能买900个面包,那100个面包给美国弄走了。美国的量化宽松在全世界人民头上捞了一把,支持自己国家的发展,但人民币是国内的货币,我们超发货币,必然会引起我们各个生产要素的上升,这个上升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很难短期内消除的,我们的量化宽松是我们在自己人头上捞了一把,也就是我们受到了双重影响,所以导致我们整个经济必须进行政策性、结构性调整,我们要产业调整,产业升级。2013年3月到2013年年底,我们感觉到钱荒,就是中央货币发行的少啊,还不到7万亿。我们2013年年底的M2是110.65万亿,2014年2月,我们的M2是112.35万亿,两个月增发的还不到1.7万亿。政府要把市场交给微观主体,自己做好宏观调控。所以,虽然政府还是坚持经济积极财务稳健的经济政策,但是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政府去投入。所以李克强总理说的一句话,对我们企业家很有用,他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对于我们的政府,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说,所有的改革必须有法可据。也给微观主体的空间非常的大,提出以经济改革为核心,以此推进政府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今年2月17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作了重要讲话,提出要从党和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同样我们的微观主体,我们的企业也要落实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我们要有三只眼,第一只眼,好好地盯住市场,第二只眼,好好地盯住市长,盯住我们的政府,第三只眼,要盯住企业的内部。我们的政策走向,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所以当政府更好做市场指引的时候,政策最后会落在我们市场主体,只要政策没有禁止的我们都可以做。我们的改革,进入到一个产业升级的时代,改革的红利就会出现。这个红利我们怎么抓住呢?我们的具体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十一项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我们2014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陶瓷行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我们的升级步伐就要思考。
 二、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
 三、消化产能过剩。其实,产能过剩是政府制造出来的。比如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为什么会出现产能过剩,因为从生产出发,钢铁是用作基础建设的。政府把基础建设收了,房地产怎么样?政府开始有一定的调控了,这些调控的结果就是原来生产出来的住房都卖不出去了,就空在那里。整个产业的联动性,导致了在一个节点上形成死节了。房地产的调控,有一段时间非常的强。本来房地产是一个非常好的政府调控的一个产业。但是因为去年房地产出现过热,所以出现了调控,调控在北上广,包括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出现二套房要交所得税,于是,有很多人想在政策出台之前卖掉房子。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人民总有对应的做法,因为微观主体的聪明度非常大。好像有些人为了买二套,而假离婚假结婚。一个不好的现象的出现,一定是因为一个不好的政策的出台。错的导向,很容易对市场造成一种影响。消化产能过剩,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对我们房地产和陶瓷业都利好的城镇化推进。
 四、基础设施建设。
 五、城镇化医疗教育环保金融服务业,新兴产业,另外,对于现代装备制造也要加快。2014年还有一个政策性是要注意的,就是国家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设。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这都是和房地产和陶瓷业息息相关的。因为陶瓷,无论是建厂房,还是建办公楼都需要。所以2014年虽然还有些风险,但总体是可观的。像我们GDP的增长,不高,也不低,去年7.8%,今年前两个月7.5%左右。只要在我们可控区间,国家就不会出手,只要国家不出手,微观主体出手的空间就会非常大。国务院从去年3月份开始到今年3月份一年,国家取消下放了416项批文,今年计划要取消两百多项,要把很多繁琐的手续下放交给微观主体。第二个是降低物价水平,物价是国家需要控制的。CPI和我们很密切,我们的配套组合政策在推行,所以整体上半年,我们经济是增长的,投资选择在下半年会体现在我们通胀上,以前投资选择会拉动其他的方面,这是把双刃剑。
 
 整个经济形势是四大有利因素,第一个,基本经济面好;第二个,外部环境趋于改善;三,国内对市场的预期不断好转;第四个,全面深化改革激化出活力。
 
 第一方面,内需增长有着广阔的空间。我们国家经济拉动一直以来靠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现在国家投资减少了。出口受外部世界经济的影响,去年12月份我们的出口有一定的好转。经济危机对我们国家影响不像对西方国家那么大,因为我们国家的基础受到冲击没有那么大。我们的内需在进一步提升,消费层面上有一定的影响,像消费的需求,跟我们密切相关的有住房消费。投资方面,国家会在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城市交通,环境治理,保障房,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内需在增长。国家要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买得起商品房,佛山的房价是一万左右,但是北京的房价已经六七万一平方了。说到房地产,在座的人可能都在思考瓷砖。高端砖都到哪里去了,在北京的旗舰店,全是最高端的瓷砖。市场在变,我们就要跟着市场变,政府加大住房建设力度,陶瓷业也要跟着走。跟着政府政策的引导,是一个很好的利润增长机遇。第二个方面,外部环境的改善,。美国欧洲日本和金砖四国基本处在一个稳步前进的过程。第三个,国内市场的预期相对较好,2014经济增长预计7.5%,CPI控制在3.5%,新增就业人口增加1000万,这些都对我们整个经济刺激带来很大的利好。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把我们的政府选出来,我们的体制机制就能得到更好的创新。
 
 再说说四大不利因素,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的增速放慢,2013年,金砖国家巴西的增长只有1.5%,印度增长5.5%,发达国家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美联署从去年就提出逐步退出量化宽松,但是今年还继续量化宽松。这样导致出口情况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可控制性就弱了,还有就是国际地缘政治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旦战争发生,经济就难以发展了。2、财政金融的隐患较多,地方筹资能力和还债能力减弱。今天,中国最大的债务人已经是各级政府,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限制地方政府,好像限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这样地方政府的财政就少了,自然偿还能力就降低了,银行坏账风险就降低了。还有就是局部地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的税收力度在减少。3、企业生产经营困难4、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谈房地产走势
 再来谈谈2014房地产业发展基本趋势会怎样呢?
 基于政策支持,房地产业迎来五个方面新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层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推行和股权、生产资料的兼并收购,允许职工个人持股,降低产业进入门槛,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房地产为主业处于竞争性领域)等;
 二是资本市场层面,房地产企业市场融资将获得更加便利的条件,上市首发增发再开闸,不动产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允许入市交易,银行信贷规模不会缩小等;
 三是税收层面,房地产税逐步推进改革,简税种、调结构、宽税基是主基调,新增刚地产税收决定权将从政府改为人大,房产税新一年依然难以推出,房地产营业税改增值税迟至2015年必然推出;
 四是土地层面,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场流转和土地普查结果耕地远超十八亿亩的信息,会改善商品房供地用地的压力,规划和用地控制会进一步遏制诸如小产权房等各种不规范的扰乱市场行为;
 五是城镇化层面,户籍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和公共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将为房地产带来全新的市场格局。
 
 那么,2013年和2014年前两个月的地产业如何呢?2013年是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土地市场复苏的一年,是我国地产市场调控思路开始转变的一年,在国家“稳中有进”宏观经济政策及相关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背景下,2013年地产市场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回暖势头,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二是商品房销售再创历史新高,增幅超预期;三是土地市场先冷后热、逐季升温;四是新开工面积同比明显增长;五是全国657个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房价基本稳定;六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顺利;七是房地产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八是大型品牌房地产企业顺势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总体看,2013年市场差异性明显,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供不应求,一些三四线城市存量房消化压力大;2014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统计数据还未发布,但从一些主要城市的数据看,重点城市成交量普遍走低,这既有春节是传统淡季的原因,也有一些企业去年销售良好,新项目不急于推出的原因等。
 
 从2013年、2014年前两个月行情,得出基本结论: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以及一些城市存量房消化压力增加,对中国楼市涨跌的讨论从未停歇过;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交易量的有升有降和房价的有涨有跌是正常现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热点城市,由于公共服务资源充裕,新增人口多而供应量不足,房价上涨的压力自然很大。而一些中小城市,如果开发量过大,吸引外来人口能力弱或当地人口本身还在外流,造成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或者房价适度下调,也是合理现象。而且,国家对个别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也已发出了警示。但是,不能依据短期内一、二个城市、若干楼盘发生变化就对整个楼市下“拐点”、“崩盘”的结论,应该放在一个较长时间和较宽视野来分析判断走势。
 
 基于这些,2014年基本判断:由于我国地产市场是近十几年来才快速发展起来的,不少地方的住房信息尚不健全,不少制度也在完善中,再加上地区的差异性,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准确判断市场走势难度很大,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在快速持续推进中,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很大,今后一个时期房地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政策信号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许多方面涉及到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政策信号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通过政策信号看政策基调:上述要求实际上已对过去那种围绕着降低房价为核心目标的政策调控模式进行了思路和措施的再调整,地产业将在决定的指引下走向一个政策、法律更多透明、市场预期更加明确、产业发展更加规范的新天地,在房价涨幅没有明显回落的情况下,限购措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控制房价的目标问责制难以持续下去,房产税由于要进入人大立法程序,无论如何一年时间内也无法推出,保障房建设和分配会继续推进,但具体政策会有所调整。
 
 2014年房地产政策五项举措:一是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二是坚持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推动住房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型,不断提升住区品质;四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好全体居民的住房问题;五是积极引导非住宅地产业态的发展。
 综上,2014年地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和改革的新时期,房地产将继续承担支柱产业的地位作用,在我国老百姓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的进程中,房地产市场仍是我国老百姓不断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主要平台,在高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房地产业是每一个城镇功能和形态改善提升的重要推手。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佛山陶瓷立场。

相关文章